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生导师团队 —江苏教育新闻网-凯发娱乐下载

 凯发娱乐下载 > 热门专题 >  > 双十佳评选 >  >  > 正文

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生导师团队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团队简介】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生导师团队从“传帮带”出发,打造敢拼善赢、团结向上的卓越文化。人才队伍接续传承,现有导师10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国家优青2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研究方向特色鲜明,在复杂疾病的分子与遗传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生殖流行病学、生物医学大数据统计理论方法及新药临床试验的统计学评价等方面形成优势,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等重大研究课题,累计在nature genetics,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部省级一等奖4项等。教育教学创新突破,主编《流行病学》《epidemiology》等20余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江苏省精品课程等;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青蓝优秀教学团队2项等。桃李芬芳满天下,培养硕博士研究生300余名,在公共卫生领域各展宏图,为维护全球和国家公共卫生安全贡献重要力量。 

  团队成员:胡志斌、陈峰、喻荣彬、王建明、靳光付、于浩、马红霞、赵杨、沈冲、沈洪兵。 

  【先进事迹】 

传道授业解“医学谜团”,披荆斩棘攀科学高峰 

——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生导师团队先进事迹 

  五“线”并进,“疫”不容辞 

  人民生命重于泰山,疫情防控头等重要。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作为国内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专家汇聚的导师团队,第一时间站出来向危险挺进,与新冠病毒过招,“五线”并进,疫情不退人不退。

  全力以赴,征战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一线。团队率先关注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特征,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无症状感染者导致聚集性疫情”,指出无症状感染者的最长传染期可达21天,建议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多次病毒核酸检测,维持较长时间的动态监测,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杂志,为全国的疫情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义无反顾投身疫情研判分析一线。团队成员作为中华预防医学会和江苏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专家组,参与全国、全省疫情研判,连续奋战20天,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6小时,完成了近20份工作简报,5份专题报告及多个阶段性工作总结,对全国、武汉等地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了科学评价,及时为防控决策提供了精准的预测依据。国家卫健委有关领导先后两次现场听取专家组工作汇报,给予了高度认可。

  奔走呼吁咨政建言一线,团队专家向国家相关部委、省市主要领导提供多份重要政策建议,《关于健全完善我省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的建议》《关于建设江苏省健康研究院》等建议获省委领导批示办理,在《群众》杂志发表专题文章《科技创新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坚实屏障》,所提建议“科学、规范、有序组织新冠肺炎的新药临床试验工作”得到高层领导批示。

  争分夺秒攻关科研一线,团队专家协同开展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及流行趋势预测研究,确定不同疫情地区、不同暴露风险人群的2019-ncov无症状隐性感染率,识别无症状隐性感染者、切断潜在的社区感染和传播链,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冠肺炎专项资助;开展全球首个新冠疫苗人体试验,取得了所有受试者均具有显著细胞免疫反应的良好效果,被评为covid-19疫苗研发的里程碑事件,研究成果发表在lancet杂志上。

  积极推动科普知识下沉一线,团队成员作为教育部高校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主审教育部编撰的《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组织编写《战“疫”必胜——科学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问答》,领衔制作《高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培训教程》和《抗击新冠疫情,共守健康安全》微课,从疫情发生、病毒学知识、疫情防控等角度给予高校师生专业指导,牢筑校园防线;与国内多名专家联名倡议设立全国“公共卫生日”,推动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完善。

  传道授业解惑,一片丹心育英才

  团队教师秉持“以身作则,立德树人”准则,立学育人,以渊博的专业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严谨的教学科研作风、谦虚为人为学的品格,春风化雨般影响青年学生。正如胡志斌教授所言:“我们的学生都是优秀的,作为他们的老师,不仅需要保证学生继续优秀,还有责任使他们更加优秀。”

  基于这一培养理念,导师团确立了学生科研全周期培养的五项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定期课题讨论、读书报告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文献,学会归纳总结思考,形成科学科研思维。因材施教,科学制定个性化研究生培养计划,既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也深入挖掘他们的科研潜力。

  团队导师提倡“从实际出发”,躬身入局科研实践。胡志斌教授主张,学生要“自信”“大胆”“多做”“谨慎”。胡教授以身作则,全力为学生科研尝试做好保驾护航。在导师们的引导下,学生们亲身参与课题实践,无论是现场调查、病案核实的现场工作,还是数据整理、统计分析或是养鼠解剖、提取纯化实验等,同极大发挥了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

  为开拓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胡志斌教授团队还鼓励学生通过学术会议、联合培养和出国深造等多种形式积极加强对外交流。导师们每年都会安排研究生参加国内外会议、研讨等各种学术交流,通过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互动交流,展示自身的科研成果,并学会如何在学术活动中挖掘资源、锻炼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术成长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团队还与国外多所高校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让学生充分参与国外导师的研究课题,提高博士生学术水平、交流能力和培养质量。目前,团队已有20余名博士生赴美国哈佛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研究所、贝勒医学院和m.d.anderson癌症中心等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交流学习,其中多名同学毕业后继续在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或获得美国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 威斯康星医学院,印第安纳大学任职,与更多的国外同行建立了广泛的科研交流与合作渠道,为研究生培养不断注入新活力。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胡志斌教授导师团队深入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致力于培养学生传承创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心专注的工匠精神。十余年来,培养出了一批具有深厚科学素养和高尚道德品质的优秀人才,300余名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中,有的已成长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有的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奖学金;有的继续在国外深造或已担任知名高校的教职;有的投身公共卫生第一线,或亲赴战场抗击新冠或远赴非洲奋战传染病。

  潜心攻坚科研难题,无问西东不负芳华初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胡志斌教授团队坚信科学不能敷衍,踏实前行才能登顶高峰。以勤为荣、以勤为标。团队的导师们勤于思索、勤于学习、勤于实践、勤于行动,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努力实现新突破。

  团队里的每一位教师为了探求前沿的研究创新,都曾“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胡志斌教授曾这样描述他的导师沈洪兵院士,“沈老师基本没有节假日,如果没有其他安排,每天必定工作到晚上九点半”“沈老师一天至少看3次邮箱,修改标书论文,筹划科研合作项目,指导研究生。他的胃病、颈椎病都是刻苦的代价。”沈洪兵院士如是,胡志斌教授亦如是。今年4月,胡志斌教授被委派至苏州市挂职担任副市长,即便政府工作繁重,胡志斌教授仍旧每日线上联系实验室的学生,关心他们课题进度,甚至不辞辛苦地每周必返校一次,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讨论,不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督促他们相互学习、比学赶帮。

  团队导师们对自己的高要求也延续到了他们对学生的教导上,每一个实验计划的制定,每一份技术报告的撰写,每一篇学术论文的发表,导师们都要与学生讨论修改数次。无论是数据核查还是论文写作,甚至字母大小写、遣词造句,导师们都会反复提醒学生。目前该团队的研究生已在nature genetics,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gastroenterology,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等高水平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40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20余项,获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中国高校sas数据分析大赛全国一等奖等。

  为师教人不倦,为学求真不懈,为医报国不息,胡志斌教授带领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在育人科研的路上不忘初心,在科研探索的路上砥砺前行。十余载耕耘不懈,春风化雨育桃李,永不消磨勤探索,逆水行舟志创新,为国为民勇担当,团队在科研的崇山峻岭中不断攀登,在公共卫生的浩瀚星空中发出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 法律声明 |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凯发娱乐下载的技术支持:86381340。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凯发娱乐下载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