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
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翟亚男 摄
在新时代里谈发展素质教育,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第一个就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要让一个人的素质得到全面地发展,要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到社会参与进行整体上的提升,学习动机问题就应该特别关注。现在我们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高考录取的平行自愿把人等同于一个分数、一个符号,考了多少分,最后就对应地去上什么样的学校,在切片化的分割之后,学生就缺失了对自己实力的判断力,以及对自己兴趣的评估力。这样的一个现象就使得我们学生的学习动机变成了为分而学。高中阶段实际上是学生认识自我、定义自我的一个关键时期。学校要发展学生的素质,就要优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职业体验,让学生能够把当下的学业同未来大学的专业选择贯通起来,把专业和走向社会后安身立命的职业联系起来,把职业同建功立业的事业联系起来,再大一点,就是把事业和担当民族复兴,造福整个人类的使命联系起来,变“因分而学”为 “为爱而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方面。这其中不光是学习动机的问题,更是理想问题和价值观问题。
第二个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现在发展素质教育,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方式还太单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用单一的方式,就只能培养出能力单一的学生。成天让学生去刷题,只能提高他的解题能力,不会提高他的合作能力,更不会提高他面对真实情境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把单一的、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体验的、实践的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学校现在突出强调的就是实践能力。让学生去开口讲、动手做、亲身参与、亲自体验,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第三点就是要高度关注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带给学校教育的变化。我想至少有两种变化是我们应该积极应对的。网络的出现使我们的课程形态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也使得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充足的支持。这是非常利好的一个方面,但更深层的,是我们应该利用这样的网络资源和智能化背景,为学生实现由过去的被动组织到自主地完成学习进程的转变,实现学生的自主化设计。
在发展素质教育方面,就学校而言,我们关注的就是动机上为爱而学,方式上重视实践,在课程的组织形式上能够实现定制化的个性学习。
(本文整理自唐江澎在中国教育报刊社2018年“两会e政录”上的发言,部分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