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儿童教育家、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去世
那位把一生献给儿童的老人走了
本报南通7月18日讯(记者 缪志聪)今天下午3时08分,中国情境教育创始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著名儿童教育家、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1岁。
从1956年至今,李吉林一直扎根于一所小学——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专注于一件事——为了儿童的学习。她通过40余年持之以恒的实验与改革,创建了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情境教育;她在20多年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选准了一个课题,又用30年的时间孜孜不倦进行研究和探索,登攀到辉煌高度,成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一切为了儿童”,是李吉林教育理念的核心。她生前常说:“我深感,是儿童,是童心给了我智慧;我深感,爱能产生智慧,爱与智慧丰富了人生。”几十年来,她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寒暑假,把实践中的收获记录下来,她撰写了350多篇论文,出版了28本专著。
1987年,她创造性地提出“把儿童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发现儿童学习的秘密。李吉林认识到优化的情境能促进儿童情感和潜在智慧。为了儿童的发展,她将情境教学拓展为“情境教育”。此后,基于1978年到1996年18年的局部课程实践,谨慎的李吉林直到2000年才作出回顾和梳理,提出“情境课程”主张,阐述“情境课程”的理念。2002年,她进一步根据情境课程的内容提出了“五大操作要义”。直到2007年,她才完成情境课程的专著《为儿童的学习——情境课程的实验与建构》,整个过程跨越30年。
2006年,8卷300多万字的《李吉林文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年她又拿出了一部40万字的力作——《为儿童的学习》。2011年,她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并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李吉林“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一名,是全国唯一的个人特等奖,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2017年,李吉林入选全国90位当代教育名家。当年11月16日,李吉林的3本情境教育专著英文版正式发行,这是南通基础教育的重量级研究成果第一次以英文版的方式对外发行。
在2017年冬,79岁的李吉林完整构建了中国式儿童情境学习的范式:择美构境、境美生情、以情启智,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儿童在境中学、思、行、冶。历经40余年,“李吉林情境教育体系”瓜熟蒂落,这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界首次由一线教师创构的教育体系,思想、理论、实践三者兼而有之。一生为了儿童,一生奉献给儿童,一生为儿童研究儿童,李吉林做到了。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首先想到的,还是牵挂一生的儿童。今年4月初,李吉林因病必须住院治疗。作为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她本可以去北京、上海等地治疗经验更加丰富的医院。但她没有犹豫,第一时间选择了与她工作的地点、牵挂的孩子只有一墙之隔的南通市中医院。住院当天,李吉林提出的唯一要求是:“病房要朝向学校,让我能看到孩子!”
据医生、护士回忆,李吉林住院后,每天早上她都要打开窗户,坐在床上聆听窗外孩子们上学时的熙熙攘攘,聆听学校上下课铃声的清脆嘹亮,聆听隔壁学校发出的每一丝声响。听到动情时,她会慢慢从床边站起,看看她最牵挂的学生。
“我仍然像孩子一样,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学。”“我仍然像儿童一样,常常睁大眼睛看着这多彩的世界,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去体验,心里想着许多问题。”“我常常就是这样,像孩子般怀着一颗好奇心去设计教学,童心帮助我想出许多好办法。”这是李吉林在散文《我,长大的儿童》中的自述,也成为她一生的注脚。